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我小時候第一次知道祖母來自印尼時,感覺有點震撼,但慢慢在香港遇到不少朋友,原來上幾代都有成員是東南亞華僑,反映當時的香港,不論工作、家庭、立場、陣營,也的確是各方來投的寶地。

祖母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爪哇島出生,而同代人最熟悉的「香港爪哇人」,大概是現居德國的時事評論員黃世澤。在身邊,我的一位前研究助理來自汶萊,現在回到馬來西亞讀博士;一位社交媒體助理來自馬來西亞,反送中前剛在香港置業,現在進退維谷;搞本地深度遊的朋友陳智遠上一代我忘了是來自南洋哪國;另一位同齡朋友在菲律賓出生,菲律賓Tagalog語已經比廣東話更流利。

至於公眾人物,淵源就更多。TVB當年開台時,邵氏兄弟就是同時以香港、新加坡為基地,不少影星都是兩地互通,開台功臣蔡和平就是新加坡人,香港藝人常去星馬登台、乃至賑災,感覺兩地就是一個整體。才子蔡瀾也是新加坡出生;藝人朱咪咪就是來自馬來西亞,在新加坡有組屋;邵音音則是因為到馬來西亞,嫁給當地華僑。

此外,因為越戰等亂局,不少香港人也有越南淵源。例如尹光就是來自南越的富裕家庭,連越南保大帝也是在香港流亡當寓工,近年的「港男」黃長發母親也是越南華僑。

至於林鄭月娥的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本身是泰國華僑富商世家,盤谷銀行是陳家祖業,泰文名是Charnwut Sophonpanich,此刻要宣誓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知泰國政府如何想。不過他自然不是特例,中共重點統戰對象、創辦南洋商業銀行的莊世平,也是泰國華僑出生。

還有好些香港音樂人則是來自菲律賓,例如杜麗莎家族就是中菲混血兒,樂壇前輩Christine Samson也是香港菲籍樂隊D'Topnotes成員。

即使是香港的親北京土共陣營,曾經也和東南亞關係千絲萬縷,因為當時的香港支部、東南亞華僑支部,幾乎是互通的。根據《陳平回憶錄》,馬共的一些成員後來成了香港支部負責人,連他們在馬來西亞的英國對手,例如曾負責鎮壓馬共的鍾逸傑,也來到了香港。

這些充滿特色的傳奇,在清一色的「新香港」,還可以延續下去嗎?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