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我中學畢業後,到美國讀書。和家人商量後,成立了一個以祖父名字命名、在皇仁書院頒發的「沈耀寰獎學金」。

至於錢的來源,首先把我在皇仁歷年的獎學金拿出來,已經可以維持好一陣子。然後我工作後,就可以繼續下去。

獎學金得主是高年級的物理第一名,因為祖父從前教物理;例外是中史第一名,因為當時校長說學校已經有很多獎學金,唯獨沒有給中史的(重理輕文風氣可見一斑)。

雖然不是甚麼大錢,但能夠讓祖父在他任教的中學留名,也是心懷安慰的。

其實到了近年,才認真想研究家族歷史;假如早十年進行,祖母還在世,加上我對香港本位的近代史開始有了感覺和其他資料,應該可以找出比較有深度的故事。可惜,覺悟來得太晚。

但我想,祖父這一代人對香港社會不同面向,都有恰如其分的貢獻。在今天看來,經歷都有上一個大時代的傳奇色彩。假如社會對他們的經歷能更多肯定,其實,也是對我們這個新大時代同路人的鞭策。

不少學術著作的研究對象,本來都是默默無聞,但通過他們的一生,卻反映了大時代的故事。例如我將訪問傳媒前輩潘惠蓮女士,她因為偶然讀到三十年代香港泳后「美人魚」楊秀瓊的事蹟,發覺和官方版本大有出入,就不辭勞苦,越洋尋找她的後人訪談,再重構出一個一個不為人知的grand narrative。

這種歷史非常值得研究,因為香港從來都是一個一個活生生、性格不同的人,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政權,去亂中有序地自主構建的。這也是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做的份內事。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