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未說正題之前,先說說開場白。大家知道我的名字。但想分享的是我的英文名字。

從小到大,都很不喜歡我父母給我的官方英文名字:漢語拼音的「Shen Xu Hui」。首先,我是香港出生;其次,我父母也是香港人;再次,最大重點是,連他們的英文名也不是漢語拼音,而是香港拼音;而且,我又直到大學之前,都不太懂說普通話。

這種尷尬,對小孩子而言是非常嚴重的,但我父母從不當是一回事。

他們用漢語拼音的原因,似乎也並非甚麼愛國,而是「懶型」,說我出生時,他們就「很早」預計了香港要「回歸祖國」,所以要「預先用中國的拼音」。而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解釋,都為之吹漲,而且很難不聯想到別的東西,例如究竟這是否同一個家庭。

當然,那是想多了。但這一個名字之謎,始終是我心底的烙印,直到近來,也許是有了距離的關係,似乎多明白了一點甚麼。

對一般人而言,就算是最有遠見、最知情的一群香港人,思考香港前途危機的導火線,最早也是麥理浩訪京帶來「中國要收回香港」的訊息,而那是1979年3月的事。而我在之前4個月出生。也就是說,我的父母更早有這個危機感,或逼切感。

而他們的結合,在當時的社會,不可能沒有壓力。我父親家人基本上屬於西方背景,母親家人基本上屬於親中背景,母親多少總是覺得有另一方家人的白眼(那個陣營的人普遍有很深的自卑感),而以我觀察,又很難完全說沒有。這類事情只能領悟,也不能明言。也許,當他們有了一個孩子,就以名字來作為他們告訴自己「despite 種種、對香港前途(和婚姻前途)還是有信心」的宣言。

弔詭的是,其實中國出生的人,又不會這樣拼音:他們是名字官方要拼成一個字的,例如Xuhui。於是,到了我在海外或國內,和中國大陸朋友相處,他們又會很明顯的發現我不是來自中國,再加上我的普通話口音,明顯是一個香港人。

有時我甚至想,可能全世界這樣拼音的名字,只有我一個。

而我一生人,都沒有試過用這個名字,用英語,介紹自己。一次也沒有。父母不了解這背後的潛台詞,也或許根本沒有認真嘗試了解。

到了我18歲成年,本來第一件事,就是要轉回英文名,象徵命運自主。然而,當時我已經拿了不少獎學金,在美國大學也是以這個名字取錄,改名就十分麻煩。但在官方以外,我一直逐步在學生證、工作證等正名,我在學術期刊、要出名的一切,都是用Simon Shen。

這彷彿就是我的身份認同:骨子裏很清楚自己是什麼人,但外在的環境,卻有諸多包袱。慢慢下來,就有了近乎條件反射的天賦本能,怎樣在看似很bipolar的環境,自然而然地知道怎樣夾在中間,存活下去。

終於,我在幾年前,正式在律師樓和官方機構申請改了英文名字,連香港拼音也不用,就是Simon Shen。這事自然沒有多少人知道,父母自然也不怎麼高興。

到了我為女兒改名字,由於不在香港出生,本來也是連香港拼音也沒有,最後還是她們母親堅持加上。其實當時我想的是,可能不久後,中國就會標籤香港拼音為政治不正確,而香港人也會繼續標籤漢語拼音,至於台灣注音則始終不是我們從小到大的體系。我不知道女兒日後的傾向,單用Christian name,她就可以自己選擇,隨時可以加上。這也是過來人的經歷。我想我的遠見,比父母好吧。

至於為什麼叫Simon,印象中是中學時,每人都要改一個Christian name。當時覺得應該以SS相連,父親經常聽Simon & Garfunkel,就是這樣了。

Files

Comments

D C

Thank god you're not into history when you're young or you would have named yourself SchutzStaffel

悉尼 袋鼠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