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大和解」的故事近年罕見,而「科特迪瓦大和解」是近日非洲的頭號新聞。要了解這個看似遙遠的國度,我們首先要認識一個人:科特迪瓦球員杜奧巴;而再之前,又要先認識科特迪瓦的舊名:「象牙海岸」。

「科特迪瓦」,還是「象牙海岸」?

「象牙海岸」為什麼要音譯為「科特迪瓦」﹖這問題縮影了科特迪瓦近年的南北分裂﹐也說明足球成為這個國家維持統一的共同語言。科特迪瓦在1960年從法國獲得獨立時﹐是世界的最窮國之一,人均GDP只有150美元﹐但到了1980年, GDP升值9倍,高達1200美元,20年來的增長率都高於7%,令象牙海岸成為西非最富有的國家、也是最資本主義化的國家。

作為前法國殖民地﹐象牙海岸原來與英屬「黃金海岸」(今日加納)、法屬「奴隸海岸」(今日貝寧)屬於同一「系列」﹐為西方提供不同寶貴資源。獨立後﹐象牙海岸忠實厲行了法國非洲代言人的身份﹐開國總統博瓦尼長期是法國總統府上賓﹐兩國連國旗也極度相像﹐一時間﹐有了西非法國之稱。雖然象牙海岸境內有六十多個民族﹐但族群矛盾並不嚴重﹐一切欣欣向榮。

這樣的經濟奇跡增長,主要歸因於兩大策略﹕一為農業多樣化,也就是分散發展不同農產品,避免過分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同時抗拒轉型為純工業國家的誘惑﹔二為非國有化,也就是大量引入外資財團,拒絕實行帶民族經濟意識的國有政策,公然在冷戰高峰鼓勵資本主義,並特別重視前宗主國法國的利益。今天看來,這些策略是普通常識,但在40年前新近獨立的非洲各國看來,象牙海岸卻是反正道而行,算得上是預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先驅。

不過﹐隨八十年代國際農產市場萎縮,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在「開放市場」的口號下又集體淪為跨國財團殖民地,冷戰結束﹐全非洲都實行同一經濟自由化政策﹐部份西方援助的附帶要求越來越多﹐象牙海外的經濟開始惡化。

此時﹐當權33年的博瓦尼又同時病逝﹐國家大方向開始根本改變﹐天堂開始變成地獄。新總統貝迪埃面對這形勢﹐唯有訴諸民粹﹐決定鼓吹「科特迪瓦主義」﹐將經濟問題歸咎於外勞﹐通過修憲建構所謂「純種科特迪瓦人」(Ivoirite)的概念,規定不是出生在本國、或父母任何一方沒有科特迪瓦國籍,都不是國家「公民」。象牙海岸的英文名稱在八十年代末開始廢除使用﹐但在九十年代才得到嚴格執行﹐因為好些「非純種科特迪瓦人」連法語也不懂。雖然官方的「正名」理由,據說是避免不同文字意譯「象牙海岸」,令這個國家在不同國際組織被排在不同位置。

族群歧視自然流弊良多,最大問題是誰是「純種象牙人」已經不可考,反對黨領袖認為修憲是度身訂做,他們各自對「公民」有不同演繹。結果﹐大量來自北方鄰國布基納法索的新移民和後裔被剝奪公民資格﹐包括那位新總統的頭號政敵﹐國家迅速分裂為南北。最終﹐由新移民控制的北部軍隊在2002年9月19日發動兵變,背後有祖家布基納法索支持,是為科特迪瓦的「919事件」﹐這距離博瓦尼之死﹐不足十年。

自此國家爆發內戰,一分為二,南北分治,法國和非盟多年調停不果,全國性的民主選舉被不斷推遲﹐直到近年才勉強維持局面﹐有了形式主導的民主選舉舉行。

兩任總統南北分裂二十年後的大和解?

這樣的背景下,科特迪瓦總統Alassane Ouattara日前和其最大仇家,代表南部分離主義利益的前總統Laurent Gbagbo會面,就極具歷史意義,皆因他們的對立,直接導致過去十年的南北內戰,造成3000人死亡。  

十年前,科特迪瓦大選,代表南北兩大勢力的兩位侯選人都聲稱獲勝,最終觸發國內五個月的內戰,部份地方更加出現大屠殺。支持Gbagbo的勢力集中在南部,代表基督徒,與北部的穆斯林勢同水火。Laurent Gbagbo被國際刑事法院多年審訊,被控「危害人類罪」,今年終於被確定「無罪」。判決出爐後,Alassane Ouattara向Gbagbo發出邀請,讓他回國,Gbagbo亦在判決後歸心似箭。  

兩人日前正式會面,會面上兩人重申現時科特迪瓦需要的是和平,Laurent Gbagbo亦提出釋放內戰時拘捕監禁至今的政治犯。雖然兩人握手言和的相片,馬上被吹捧成國家的和解,但科特迪瓦政府呼籲切勿有太大期望,加上Gbagbo仍要面對另一個長達監禁20年的指控,未來如何發展,尚有大量變數。  

另一方面,科特迪瓦亦面對另一波政治動盪。Alassane Ouattara去年10月二度連任,但被指違憲,因為憲法規定不得擔任總統三次以上,反對者指這是一場政變。有輿論亦認為Ouattara之所以釋出善意,正是因為他需要新的政績去平息爭議,才希望藉邀請Gbagbo回國,把新爭議按下不表。Gbagbo則表明將會和另一位前總統Henri Konan Bédié加強政治聯繫,繼續成為Ouattara的反對者,至於是否「忠誠反對派」,則未可知。

杜奧巴的政治智慧

說來,科特迪瓦大和解的先驅者,正是我們很熟悉的前足球國腳、在效力英超車路士時廣為人知的杜奧巴。長期居於法國的科特迪瓦隊長杜奧巴在內戰最嚴重時才選擇代表國家﹐愛國形象深入民心﹐因此每當他被批評對國家隊貢獻不及在球會﹐都感到特別委屈。但他被稱為救世主﹐並非單單因為效力英超球會車路士、當選兩屆非洲足球先生的國際知名度﹐而是他曾直接參與和平進程。

科特迪瓦歷史性打進2006年世界盃決賽週時﹐他多次呼籲交戰雙方停火﹐雙方果然也停了火﹐令他成了和平功臣。後來﹐他主張在叛軍控制的南部地區進行非洲國家盃外圍賽﹐以促進國家和平統一﹐被視為製造了奇跡。此外﹐他在國內成立了眾多慈善基金﹐在國家隊的地位極其超然﹐更在2010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這是球員少有的榮譽。

科特迪瓦鄰國利比里亞,近年選出了一位前國際足球先生韋亞擔任總統。杜奧巴在大和解後的科特迪瓦要是有心從政,也許亦前程無限。

Files

Comments

Jack Lee

給人民發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