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小時候很喜歡到虎豹別墅,那裏的「十八層地獄」令人印象非常難忘。我忘了第一次是甚麼時候去,只記得父親會在十八層地獄那裏給我講故事,金橋、銀橋、奈何橋,歷歷在目。

虎豹別墅昔日大概是一個「右派景點」,主人南洋華僑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本來立場中間偏左,但1949年後被中共「共同富裕」大陸資產,從此堅決反共,旗下的《星島日報》長期作為香港反共輿論橋頭堡,直到女兒胡仙敗家賣出為止。

我不知道當時的左派群眾會否到虎豹別墅,但我相信父親小時候是去過的,他和我到那裏,似乎也有重溫舊夢的一面。母親同去時,通常都不會到「十八層地獄」這個部份,說是不想走太多路,真相卻是她的大愛思維不想看見地獄場景。

後來我在新加坡,也專門到過那裏的虎豹別墅。新加坡虎豹別墅的十八層地獄,比香港的規模更大、更有系統,雖然今天看來藝術水平頗為粗糙,但畢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說這些地獄展品能夠勸導世人行善,未免不設實際,但作為前網絡時代的「元宇宙歷奇」,卻是恰如其分。

小時候,另一個父母常和我去的公園,好像名叫「寶路賢徑公園」,但現在已經查不到具體名字,印象中在中環一帶;此外,當然也會去兵頭花園,到山頂走一個圈,或過節時到海洋公園等等。但真正讓我期待的,其實只有虎豹別墅。然後,父親還從圖書館借了一些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的說,講解「地獄」的種種。

今天的「新香港」小學播放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嚇怕小童,其實5歲小童到「十八層地獄」,也可以是挺可怕的。但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就會問一連串問題,而不會被洗腦。例如地獄有幾多種?System點 run?邊個做vetting?諸如此類。而能夠啟發思維的家長,自然能夠提供open-ended答案,同時又能促進思考。

這方面,我父親是非常成功的。他誘發思維、而不灌輸既定答案的手法,我覺得對孩子是最理想,這方面的家教,今天回想,只有感激。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