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鋼琴王子」李雲迪因為嫖娼在中國大陸被捕,震驚中外。觀乎民間對這是的「花生」反應,更令人不安。

無論李雲迪有沒有嫖妓,無論是否喜歡這個人,無論他以蕭邦鋼琴大賽冠軍的身份去參加獎門人式節目是否恰當,我們應該先depersonalize這個人,純粹將「李雲迪」當作一個variable,看待發生的事。

現在發生的是,一個人因為一宗在一般國家都不構成「罪行」、但在華人社會會同時被法律和道德審判、而且還未正式判決的「罪」,被國內所有合作方即時割蓆,然後因為這個國家的「法律」容許簽約方以「國家安全」、「惡劣社會影響」一類理由單方面毀約、還可以追討賠償,當事人除了社會性死亡,還可能傾家蕩產。

假如這事發生在西方文明社會,首先就不會有刑責。然後,一切就是商業行為:認為他不能再代言的公司會嘗試解約,但一般合約會需要賠償。當事人也會說出自己的版本,也許是否認、也許是帶同另一半認錯、也許是理直氣壯說是正常行為;無論走哪條路線,起碼都會hit中部份目標受眾,對公眾事業而言,不會死亡,頂多需要轉型。

特別是對一位單身藝術家而言,假如在法國、意大利,把這當作「新聞」,根本就是笑話。

然而在中國民間社會,卻是習慣性的獵奇處理:他嫖娼是否用支付寶?付了多少錢?多久一次?他不是喜歡男人嗎?他損失了多少廣告?哈哈哈...... 

正是這種庸眾心態,令中共對「順我者昌、逆我者嫖娼」這套心法有恃無恐。無論情節多荒謬,只要祭出了「嫖娼」這污名化絕招,對政權沒有反抗能力的公眾,就會樂於犬儒地「食花生」,長此下去,政權日後只會變本加厲。

當去年公開批評習近平政權的清華大學許章潤教授也「被嫖娼」時,又有誰為他說話?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