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日內會再次訪問一位在愛沙尼亞的香港朋友,波羅的海三國剛發生和香港有關的展覽爭議,這背景資料值得我們留意。

話說一些波羅的海三國的香港人,搜集了2019年倣傚「波羅的海之路」的香港人鏈圖片,打算在三國的博物館展覽。去年初我曾到過三國,造訪過三國各有特色的「革命博物館」,講述它們如何被蘇聯打壓、又如何成功獨立,「波羅的海之路」路線圖,正是三國展館的重點展出項目之一。記得香港舉行人鏈期間,三國政要也有不少發聲支持,當中又以立陶宛最積極。

本來這次展出,在三國的博物館同步舉行,初時也十分暢順,也已經公告了公眾。想不到在最後關頭,拉脫維亞的博物館卻宣佈退出,理由是「香港之路和拉脫維亞無關」。但假如原因是如此,就不會一開始就安排這個特展,而且愛沙尼亞、立陶宛還是繼續進行,於是任何人都只會想到一個結論,就是拉脫維亞受到中國壓力而退縮。至於究竟收壓的是博物館、政府部門還是總統,就不得而知。

是否拉脫維亞比立陶宛「親中」?似乎又很難一概而論。拉脫維亞也公開反對《港區國安法》,經濟同樣不大依賴中國(中國大約佔拉脫維亞貿易4%,立陶宛是3%),而且還在復國初年一度和台灣互派大使。近年拉脫維亞對「一帶一路」高度評價,並沒有像立陶宛那樣退出「17+1」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但國安部門也剛發表報告,警告中國的鋭實力。拉脫維亞讓孔子學院落戶國內,但其實立陶宛的維爾紐斯大學也依然容許孔子學院存在。

如何讓這類香港展覽成功舉行,似乎不能一味單靠上層路線,這就是民間外交的重要性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